万仙山人文历史 | 一位村民的生命绝唱

新乡万仙山景区
2023-02-24
图片


我们都熟知郭亮”十三壮士站太行“的种种传说,也都油然而生出对“十三壮士”的崇敬,也有不少人热衷于寻访健在的“十三壮十“。但外来的人们大都不清楚“十三壮士”其实并不是个周定的群体,而是为了保证凿洞工程持续进行必有13名青壮劳力始终在工地施工。在凿洞过程中,凿洞队员是经常轮换的,“十三壮士”是一个流动的群体很少有人自始至终长年累月地战斗在凿洞工地上。

只有一个人从一而终,他就是郭亮洞的设计者王怀堂。


图片

那些年,王怀堂经常站在这块峭石上凝神深思,郭亮洞从哪打?怎么打?


王怀堂 1940 年出生,他爹叫王庆,是郭亮村方圆10 多里有名的乡间医生和文化人,会写书,会编戏还会几套武术。

王怀堂受父亲的影响,从小就透出一股聪明劲儿。他生性乐观,再苦再难也不会唉声叹气。18岁后,他被当作壮劳力用。他干活认真,舍得出力,用心学,吃苦练,很快成了技艺不俗的石匠、泥水匠,经常被选派到县或公社的各种工程的工地干活,也经常被评为先进人员。


图片

王怀堂老宅


当年,时任郭亮村党支部书记的申明信让王怀堂测量一下从哪打洞时,郭亮村没有任何测量工具,也没有一个人会用测量工具,测量

就是目测,王怀堂站在对面的崖边,伸手吊起一根细绳,睁一只眼,闭一只眼,看一阵子,就把路线的走向定下了。

   

图片

施工现场


郭亮洞的设计全在他的眼里心里,开工后,他便成了最忙碌、在洞里待的时间最长的人。技术活、出力气的重活、有危险的活他都争着干。

系绳下绝壁有他,领头钎有他,点炮有他,除险有他,上工地总是走在最前面,下工地常常是在最后面。


图片

施工现场


分享